首页

乔家大院芊芊

时间:2025-05-24 05:21:42 作者:【东西问】王晶:琉璃河遗址何以实证北京三千年建城史? 浏览量:53955

  喝完瓶装水,把塑料瓶丢进可回收垃圾箱已是多数人的习惯。那么,被回收的瓶子去了哪里?7月23日,在福建泉州晋江市,记者见证了一个塑料瓶的绿色低碳旅程。

  晋江港益新材料集团港益纤维制品有限公司,一大早,10米长的挂车就停在了厂门口,车上满载着废弃塑料瓶挤压打包成的“瓶砖”。“这些长方体每块长1.5米,宽和高近1米,每天有200吨瓶砖运到这里。”港益集团总经理蔡金钟说。

  记者随运输车来到瓶片车间,只见巨大的瓶砖被拆开,五颜六色的塑料瓶进入生产线。生产线上,剥标机挤压、摩擦,将瓶子上的标签剥离,瓶子随后进入分选机。分选机自动将瓶子按蓝色、白色、绿色和杂色分类。分类后,瓶体进入高速旋转的破碎机,破碎机刀片将瓶子连盖一起切成了碎片。

  紧接着,碎片进入清洗机清洗、消毒、烘干。神奇的是,清洗环节,利用密度不同的原理,顺便就将瓶身碎片和瓶盖碎片分离了。瓶身碎片就是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料。

  “以前这些都是靠人工,不仅慢,能耗、水耗也高。”蔡金钟说,那时,将1吨瓶子处理成瓶片需用新水1.5吨、电270千瓦时,生产线上需要75名工人。“一开始这一行有很多小、散、乱的企业,不做污水处理,成本就低。”蔡金钟说。

 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,一批“散乱污”企业得到治理。“很多不规范的企业关停了,留下来的企业必须更加注重环保。可以说,生态环保领域的改革,推动着整个行业在进步。”蔡金钟说。

  说话间,瓶片被送到涤纶车间,在圆柱形的巨大转鼓里进一步干燥,然后被加热挤压成熔体,输入纺丝机,变成鱼线一样细的透明纤维,再经过牵伸、卷曲、定型,最后根据需要被切成不同长度的涤纶短纤。这种再生纤维供其他企业用于鞋用无纺布、汽车内饰等的生产,受到不少知名品牌欢迎。

  日常生活中,人们举手之劳的垃圾分类“新时尚”,让各式各样的废旧塑料瓶,就这样奇妙地变成一团团纤维,加入了绿色化生产的大循环,又回到我们的生活中。“瓶盖可以卖给别的企业加工成安全网,标签可以加工成拖鞋填充物。一个塑料瓶,全都用上了。”蔡金钟说。

  20多年前,蔡金钟和丈夫创业办公司,涉足鞋用无纺布行业。后来,开始以瓶片等为原料生产再生纤维;2016年引进整瓶清洗线开始生产瓶片,将产业链进一步向上游延伸。从摸索着创业,到拿下鞋材用无纺布的“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”,蔡金钟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获得感。

  科技进步给港益集团注入发展新动能。在晋江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牵线搭桥下,港益纤维与有关院校建立科研合作关系,研发新产品、新工艺。经三次技术升级,整瓶清洗线实现自动化。蔡金钟说:“如今,把瓶子变成瓶片,水电费都省了一半,人工省了2/3。”

  作为再生纤维重点企业,港益集团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、高新技术企业,成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企业。去年,集团共利用废塑料瓶约27亿个、废布边角料4万多吨,生产涤纶短纤约10万吨。

 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,晋江市出台《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若干措施》。泉州市委常委、晋江市委书记张文贤说,全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推动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。

  面对未来,蔡金钟充满信心:“国家重视绿色低碳发展,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,再生资源行业未来一定会更好。”

  来源:人民日报 【编辑:王超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琼州海峡首个商渔船共管联合指挥中心在广东揭牌

当晚,香港大湾区管弦乐团的青年乐手们齐聚一堂,以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,奏响了《红旗颂》《蓝色多瑙河》等经典乐曲。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旋律点燃了现场气氛,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,回到了那些令人难忘的瞬间。《香港经典电影电视歌曲混合曲》则带领观众回顾多首经典港乐,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音乐文化的多元与活力,更有童声合唱与管弦乐相互交织,打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。

中方:今年以来中欧班列成绩可圈可点、发展势头喜人

华天与“海王”这对人马组合以领先优势压轴出场,他们的发挥直接影响团体和个人金牌的归属。凭借人马合一的默契和多年参赛经验,华天与其搭档最终以零罚分完赛,拿下马术三项赛团体和个人两项冠军,为中国马术队实现亚运金牌零的突破。

江苏省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王刚被查

“你看我脸上的晒斑,现在我的腿已经比脸白。”提及此行收获,布尔莲表示,这趟旅程让自己的变得更加健康、自信,更重要的是找到了新的奋斗方向。

湖北襄阳市卫健委通报“襄阳健桥医院公开贩卖出生证贩卖婴儿”问题

2023年9月6日,为促进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交流与合作,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在香港中联办教科部、香港教育局、四川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成立。在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帮助下,香港港专学院等7所香港院校的学生到四川交流学习。而部分四川院校的学生在香港实习后,还获得了留在香港工作的机会。

网友钓到“编码鱼” 这是谁的“毕业论文”?有人来认领了

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是中法两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、环境保护等方面挑战,共同推动建设的生态新城,于2014年3月落户武汉市蔡甸区,这也是中法两国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级别最高、规模最大的合作项目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